欢迎访问云南聚贤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0875-2219779  0875-2210816 
联系我们
公司总部: 云南省保山市兰城路四季经典16楼
联系电话: 0875-2219779
0875-2210816
邮       箱: jx@ynjxzx.com
网       址: www.ynjxzx.com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第五讲 工程项目建设方案优化管理

2018-02-06阅读数:6023

一、工程项目场址方案选择
    工程项目场址方案选择,是指对拟建项目的建设地址进行比选,包括工业项目厂址选择、交通运输项目线路选择、输油(气)管线路径选择和民用建筑工程的位置选择。可行性研究阶段场址选择的任务,是在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已确定的工程项目建设地区和地点的范围内(规划选址),具体选择坐落位置,习惯上称“工程选址”。
    工程项目场址方案选择,应在符合国家生产力布局和区域规划、流域规划、路网管网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前提下,坚持以下原则:节约建设用地,不占良田,尽可能少拆迁、少移民;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节约建设投资;有利于建设实施和投产运营。
    工程项目场址方案选择主要内容包括:场址位置,占地面积,环境容量,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地震情况,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工程施工和投产运营条件,征地拆迁移民安排,项目外部配套条件等。
    工程项目场址方案在报请政府投资建设主管部门批准或核准前,应事先征得规划、国土、环境、资源、地质、地震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并附相关文件。
    二、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选择
    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选择的任务,是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在市场预测和资源评价(指资源开发项目)的基础上,比选论证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产品结构及生产能力,作为确定工程项目技术方案、工程方案、原材料燃料供应方案的依据。
    建设规模(生产规模)方案选择,是研究比选工程项目在设定的正常生产运营年份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或者使用效益。不同类型的项目,其建设规模表述不同。工业项目通常以产品年产量、电力装机容量等表示;农林水利项目以年产量、种植面积、灌溉面积、防洪除涝面积、水库库容量等表示;交通运输项目以运输能力、吞吐量、工程长度等表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通常以建筑面积、服务能力表示。确定工程项目建设规模方案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合理经济规模、市场容量、环境容量、自然资源可供量以及技术经济社会条件和现代化建设要求等。
    产品方案选择,是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在市场预测的基础上,研究比选拟建项目(主要是工业项目)生产的产品品种及其综合利用方案,作为确定项目工艺技术方案和原料、材料、燃料供应方案的依据。产品方案择选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市场需求、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要求、低碳经济要求、环境条件、技术水平及生产供应条件等。
    三、工程项目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选择
    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当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确定后,应进行技术方案(包括设备)和工程方案的构造与选择。
    技术方案选择一般是指工业项目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技术路线选择和设备选型。技术方案是衡量工业项目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的标志,是工业项目经济合理性的决定性因素。技术方案选择的基本要求是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合理性。选择工艺技术方案,应把节能、节水、降低资源消耗作为重要衡量指标。主要设备选型的基本要求是:性能先进成熟,质量可靠,易于检修维修,价格经济合理,在同等条件下尽可能采用国产设备。
    工程方案选择是在已确定的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比选项目的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建造方案,包括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建筑风格和工程量。
    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工程方案选择内容不同。一般公共和民用建筑的工程方案,选择内容主要是建筑物形式、体量、结构、装饰等;加工工业项目的工程方案,选择内容主要是工业厂房、炉窑、生产装置、管网、辅助建筑物的形态、结构、体量、布置等;矿产开采项目的工程方案,选择内容主要是矿井(田)布置、井型及开采方式、开拓延伸工程、集输储运工程;水利水电项目的工程方案,选择内容主要是枢纽布置、水坝水库选型及容量、输变电工程、防洪除涝工程;铁路公路项目的工程方案,选择内容主要是线路走向、线路工程量、桥隧工程方式、施工技术和方法等。
    四、工程项目投融资方案选择
    工程项目投融资方案选择,是指在工程项目策划和决策过程中,根据拟建工程项目的规模和项目单位的意愿,构造和比选投资方式、投资额、投资时序、资金来源和投融资风险的工作。投融资方案比选分为投资方案比选和融资方案比选两部分,其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咨询评估等各个环节和过程。
    投资方案比选是在拟建项目建设规模、工程技术方案已确定的基础上,估算项目需要投入的资金(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相应的流动资金),测算建设期内分年度资金需要量,并进行方案选择。投资方案是制定融资方案、进行项目经济评价以及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的依据。投资方案的投资额应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投资估算指标,按项目的主要单项工程分估分列。
    融资方案比选是在已确定的投资方案的基础上,对拟建工程项目的资金渠道、融资形式、融资结构、融资成本、融资风险进行比选;同时,还应分析资金的可得性、经济性和资金筹集方式的合法性。
    五、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自然环境是工程项目生成和存在的空间,工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行会对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所有工程项目在兴建之前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任务是在拟建项目的场址方案、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工程技术方案确定的基础上,对项目施工和运行所涉及的自然环境因素以及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比选优化环境保护方案,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主要方面有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特殊环境(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的排放、堆积、放射,对水体、空气、地表以及人类生存造成的损害。
    国家根据工程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实行环境影响评价三级管理制度,即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全面环境影响评价;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专项评价;对环境影响很小的项目,只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应在报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附有对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项目单位按国务院规定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有行业主管部门的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法定的审批部门审查或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其他相关管理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
    六、工程项目经济评价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是指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分析研究拟建项目的投入与产出、费用与效益,判别其经济可行性和合理性,为决策提供依据。经济评价的任务是,在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工程技术方案、投融资方案等已确定的基础上,运用一系列评价指标和经济参数,分析计算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财务生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作为项目出资人、项目单位投资决策以及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的依据。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分为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两个层次。
    财务评价是从工程项目自身的财务角度,计算项目财务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评价拟建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财务评价对项目投入品和产出品采用项目计算期内预测价格进行评价,财务评价的指标主要有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资本金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偿债备付率等。财务内部收益率是判别项目财务可行性的基本指标。
    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角度,分析计算拟建项目的经济费用和经济效益,评价拟建项目在宏观经济上的合理性。其中,经济、费用效益分析需要采用社会折现率、影子汇率、货物影子价格等参数,计算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等评价指标。对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作用的项目、资源消耗量大的项目以及涉及大量进出口的项目,应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七、工程项目社会评价
    工程项目社会评价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分析评价拟建项目的社会公平性和可行性,作为项目决策的依据。社会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在项目场址、环境、技术、工程等各主要方案策划过程中及确定以后,对项目兴建和运行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因素、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社会风险进行分析预测,提出规避社会风险、促进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保持社会稳定的措施。工程项目社会评价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即项目社会影响分析、项目与所在地区的相互适应性分析和社会风险分析。
    社会评价的重点是相互适应性分析,即分析当地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对拟建项目的适应程度和可接受程度,分析拟建项目需要当地提供的各种社会条件的满足程度。社会评价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利益群体分析,特别是对受损群体和弱势群体进行受损补偿满意度分析,以判别相关群体对工程项目的支持配合程度。
    工程项目社会评价工作可在项目周期各个阶段进行,但在项目前期论证阶段尤为重要。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文件规定:社会评价适用于那些社会因素比较复杂、社会影响比较久远、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社会风险比较大、社会关注和争议比较多的工程项目。对于需要大量拆迁移民和占用土地的水利、交通运输、矿产开发项目以及扶贫项目、公共服务项目,尤其应进行社会评价。
    八、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防范
    工程项目从策划、决策、实施直到建成投入运营使用,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期间可能出现一些未曾预料的风险事件,并可能有损于预期目标。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防范的任务是识别、揭示、评估工程项目在建设和运营使用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判别风险等级,提出风险防范和规避对策及预案,以便进行风险管理。
    风险分析和防范的一般程序是:识别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程度,划分风险等级,预测风险发生概率,估计风险损失,提出规避风险对策。工程项目在策划和实施过程中,应考虑的潜在风险因素主要有市场风险、资源风险、政策风险、投资风险、技术风险、工程风险、社会风险等。
    应基于风险分析的结果提出防范规避风险的预案和措施,包括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自担等,并作为风险管理的主要控制目标。在实际工作中,项目单位、项目管理服务单位及工程承包单位,经常会遇到各种工程项目风险。因此,树立风险意识,有针对性地加强风险管理,应成为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的重要工作。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517876284598356.jpg